鼓起百姓的錢袋子
——翼城縣隆化鎮(zhèn)牢寨村發(fā)展蘋果產業(yè)側記
臨汾新聞網訊 “前幾天我在這里拉了一車‘紅將軍’蘋果,一到市場上就被搶購一空。今天我又來收購早熟富士,趕在中秋節(jié)前銷售。這里的蘋果個頭大、色澤佳、口感好,價格高點也不愁賣。”近日,在翼城縣隆化鎮(zhèn)牢寨村村民郝新苗的果園里,河南鄭州客商程先生對她家的蘋果贊不絕口。
郝新苗家里有6畝蘋果,今年套了10萬個果袋,在果園地頭堆放著不少有機肥。說起蘋果管理,她滔滔不絕:“我家的果樹不分大小,含糖量都比較高,而且個頭大的果子偏多,這都是常年使用羊糞等有機肥的功勞。今年天旱,我家蘋果的產量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而且價格還比較可觀,一斤2.8元,6畝蘋果能收入10萬元?!?/p>
該村村委會主任李俊義補充道,有機肥不僅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yǎng),而且肥效長,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施用有機肥可以讓土壤更加肥沃。
牢寨村位于隆化鎮(zhèn)西5公里,海拔910米,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適宜蘋果生長,目前村里已發(fā)展蘋果2200余畝,人均1.8畝,蘋果產業(yè)逐漸成為村民增收的主導產業(yè)。
由于蘋果產業(yè)起步相對較晚,牢寨村的果農們汲取了以往果業(yè)發(fā)展中的諸多教訓,如化肥使用多易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蘋果口感差,而他們就到處購買家畜糞便等有機肥來改善土壤結構、提升蘋果質量。
果農張青海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他家栽植了10畝蘋果,9年來一直堅持使用有機肥,所產蘋果個大味甜。在去年隆化鎮(zhèn)首屆蘋果文化節(jié)上,張青海代表牢寨村參加比賽,他家種的蘋果一舉獲得“口感大王”美譽。他說,這幾年的實踐充分證明,增施有機肥可以提高土壤質量,促進果樹根系生長,有利于提升蘋果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切實增加收入。
今年4月,在翼城縣縣委、隆化鎮(zhèn)黨委政府多方奔走和積極爭取下,翼城縣被國家農業(yè)部確定為蘋果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每年將獲得1000萬元的項目補貼,而全省僅有翼城、平陸、臨猗三個縣爭取到了這一難得的促進果業(yè)轉型的項目。牢寨村因有著施用有機肥的傳統(tǒng)而被定為該縣項目的核心示范區(qū)。
隨著項目啟動實施,走在田間地頭,果農們忙碌著為外地客商摘果、裝車,他們能如數(shù)家珍般地道出使用有機肥的好處。“要想蘋果口感好,有機肥料是個寶”這一觀念已深入每位果農的心頭,并逐漸轉化為大家的自覺行動。
要全面提高果品品質,需要綜合施策、多方發(fā)力。牢寨村今年投資100余萬元完成了園區(qū)滴灌滲灌工程、道路建設等配套設施工程,在補齊空擋、完善設施上持續(xù)發(fā)力,產業(yè)基礎優(yōu)勢日漸突顯。果農王保宏指著果園地上黑色塑料管高興地說:“這就是村里實施的滴灌工程,可給我們省了大事了,過去澆1畝地的錢現(xiàn)在就能澆4、5畝地,不僅省錢省勁,增產的效果還比較明顯。”
村委會主任李俊義說:“國家提出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村的蘋果生產也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苯衲暌詠恚握鍍晌嘧勇氏仍谌骞麍@推廣使用了“納米硒”葉面肥,計劃用3至5年時間生產出有機富硒蘋果,打造特色鮮明的蘋果品牌,推進牢寨蘋果走向中高端市場,真正鼓起百姓的錢袋子。(李維杰 常錦華)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