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范韶華) 一年之計在于春。記者近日從市農機局獲悉,春耕生產開始以來,市農機局充分發(fā)揮農機化工作在農業(yè)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搶抓農時,積極開展春季農機化生產。
據了解,我市春季農機化生產從3月下旬開始到5月中下旬結束,“春耕”期間將投入各類農業(yè)機械7萬臺左右,其中投入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約3萬余臺(套),完成春機耕面積180萬畝左右,春機播玉米150萬畝以上,農機深松整地作業(yè)面積20萬畝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先后投入農業(yè)機械1萬余臺(件),檢修拖拉機1萬余臺,配套農機具1.5萬余臺,機械耙耱鎮(zhèn)壓整地面積10萬余畝,機械深松作業(yè)面積5萬余畝。
加強培訓、注重宣傳。農機部門高度重視“春耕”生產,突出一個“早”字,早動員、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動,采取送技下鄉(xiāng)、發(fā)放材料、媒體報道和集中培訓等多種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培訓活動。各縣(市、區(qū))將農機作業(yè)質量、作業(yè)標準、機具調試與維修保養(yǎng)等春耕知識融入到 “3.15”農機質量宣傳活動中,為全面做好春季農機化生產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未雨綢繆、檢修機具。各縣級農機部門充分利用冬春農閑的有利時機,組織廣大農機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幫助和指導農機合作社、農機手開展機具維護保養(yǎng)和測試檢修,排查安全隱患,確保農業(yè)機械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
打假護農、維權護益。積極開展“3.15”農機質量宣傳活動,結合春耕備耕工作組織相關人員,對春耕生產機具進行質量抽查,進一步加大農機打假護農工作力度,加強對農機維修網點的管理,做到機具隨到隨修,零配件供應齊全,促進形成良好的農機市場經營和競爭秩序。
推廣新技術、抗旱保春管。在“春耕”生產中開展技術下鄉(xiāng),大力推廣、宣傳、運用保護性耕作、精少量播種、化肥深施、農機深松、節(jié)水灌溉等機械化新技術。與此同時,積極組織農業(yè)機械開展機械耙耱鎮(zhèn)壓旋耕整地、深松、農機提水灌溉等作業(yè),努力擴大灌溉面積,提高農機春耕生產的科技水平。
隱患排查,確保安全。與此同時,農機部門狠抓農機安全生產不放松,大力開展農機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加強對作業(yè)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的安全檢查,對發(fā)現的安全隱患及時整改,禁止無牌拖拉機和未按規(guī)定檢驗的農業(yè)機械投入生產使用,禁止無證人員駕駛操作農機,確保農機安全生產無事故。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