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精神”伴鈦同行
——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鄭云萍
臨汾新聞網訊 兩個多世紀前的1795年,德國化學家克拉普魯斯在研究金紅石時意外發(fā)現了鈦元素。他遂決定用希臘神話中大地之子泰坦(Titan)的名字來為之命名。在希臘神話中,泰坦無懼天地、無畏戰(zhàn)爭,克拉普魯斯之所以選擇用泰坦來命名,正是驚嘆于鈦與生俱來的天然高強度。
作為一種戰(zhàn)略性金屬材料,素有“繼鐵、鋁之后的第三金屬”之美譽的鈦具備質量輕、強度高、耐熱、耐低溫、耐腐蝕等諸多優(yōu)點,在航空航天、艦船軍工、冶金化工、機械電力、海水淡化、交通運輸、醫(yī)療器械等領域廣泛應用。進入21世紀以來,鈦及鈦合金產品更廣泛應用于體育器材、汽車零件等民用領域,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新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山西卓鋒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副部長鄭云萍身上,記者也能強烈地感受到“泰坦精神”的存在。
當創(chuàng)新成為習慣
2008年,是鄭云萍人生軌跡的一個關鍵分水嶺。此前,她曾長期擔任侯馬郵電502廠理化工程師,期間還成功躋身為國家級質量工程師。2008年,時年43歲的她做出了生命中的一個重大決定——應聘為山西卓鋒鈦業(yè)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誰曾想,這“壓力山大”的一躍,為日后驚艷的綻放埋下濃墨重彩的伏筆。
“進入卓峰后才知道,這個‘省級企業(yè)技術中心副主任’的頭銜份量可一點不輕!”鄭云萍微微一笑,“作為公司技術帶頭人,需要全面掌控公司技術創(chuàng)新工作。我要第一時間進入角色?!?/p>
2011年,針對國內海綿鈦行業(yè)重大技術課題,鄭云萍帶領公司技術小組展開技術創(chuàng)新和攻關。通過積極探索不斷嘗試外加反復試驗,她的團隊認真細致地分析生產過程發(fā)生的每一次異常現象,接連攻克一個又一個工藝技術難題,最終實現技術創(chuàng)新的重大突破,榮獲國家專利局審批授權21項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fā)明專利。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有7項專利的第一發(fā)明人都是鄭云萍,其中兩項還獲2015年全省“五小”成果二等獎。時至今日,22項專利早已全部實現成果轉化,全面運用于海綿鈦低成本生產技術,卓峰公司的海綿鈦產品質量亦達到國內行業(yè)領先水平。不僅如此,公司的零級品(優(yōu)級品)率也由最初的30%上升為60%;成品率由90%上升為97%,一級品率達到100%,噸鈦電耗降低35%,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每年高達1000多萬元。
各項專利多得不勝枚舉,暫且略舉一二個有代表性的。記者采訪后了解到,卓峰鈦業(yè)原來的氯化鎂溜槽每爐只能使用半個月,每個氯化鎂溜槽造價1000元。而采用新研發(fā)的耐高溫氯化鎂溜槽專利技術后,每爐能使用3個月,造價1500元,每年可節(jié)約氯化鎂溜槽制造費用28.8萬元。
原先每爐海綿鈦產品(5噸)在破碎過程中,由于破碎機齒刀發(fā)熱,造成每爐平均有1%(50公斤)的產品被氧化成為等外品。而采納破碎機齒刀冷卻裝置專利后,破碎機齒刀發(fā)熱使鈦產品被氧化的痼疾一舉攻克。“單此一項,每年可為公司創(chuàng)造利潤200萬元?!编嵲破枷蛴浾呓榻B說。
“特別是由鄭云萍獨立發(fā)明的管狀多點布料器、噴頭式布料器兩項專利,一舉填補國內海綿鈦行業(yè)在布料器方面的空白,在產品質量提高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可謂是海綿鈦生產的一次技術革命?!惫径麻L程一民娓娓道來,“布料器發(fā)明專利的應用,大大優(yōu)化了海綿鈦生產過程加料模式,降低了單位時間散熱量,減少了產品還原燒結,極大提高了海綿鈦質量。由此,2011—2015年公司海綿鈦產品質量始終位居國內鈦行業(yè)領先水平,成品率由90%上升為97%。每年為公司創(chuàng)造利潤700萬元。”
此外,由鄭云萍主持的“自動控制技術在海綿鈦生產的應用項目”獲省經信委審查立項,歷時16個月,于2012年10月研發(fā)完成。鄭云萍告訴記者,該項目采用先進的PLC(可編程序控制器)控制技術,編制控制程序,建立PLC中央控制中心,實現對16臺還原——蒸餾聯合爐生產過程的爐內溫度、壓力、真空度、反應加料速度、冷卻水溫度、反應液面、工況時間積算、安全報警、安全聯鎖的自動化操作和控制。項目完成后經驗證,每爐生產0級品以上率(鈦含量在99.9%以上超級海綿鈦)比原來提高30%以上,全年可多生產0級海綿鈦800噸,為公司增加銷售收入800萬元。
奉獻中彰顯價值
不知疲倦的工作熱情、充足飽滿的工作干勁、“永動機”般的進取精神……鄭云萍在卓鋒鈦業(yè)的技術崗位上精益求精耕耘奉獻,在奉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鄭云萍有豐富的理化檢驗理論和20多年的檢驗實踐。為完成海綿鈦產品的各項檢驗,她帶領公司實驗人員開展化驗室創(chuàng)建工作。從儀表選型到各元素的檢測,再到制定實施方案和實驗方法,她都毫無保留地把實驗技術傳授實驗人員。由她編寫制定的25個原材料和海綿鈦產品的企業(yè)檢驗標準,達到實驗室各項檢測數據與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檢測相符,建成國內鈦行業(yè)唯一能進行海綿鈦全性能檢測的企業(yè)實驗室。
通過對每批產品檢驗結果與生產工藝分析、對比,鄭云萍總能“摳”出生產工藝中的缺陷,為生產工藝操作提供有價值的理論依據;結合批產品檢驗結果,總結出海綿鈦品級混配規(guī)律,制定海綿鈦產品混料配方,用“個性化訂制”更好地滿足客戶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2015年,為充分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卓鋒啟動“少數人”帶動“多數人”創(chuàng)建“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計劃,組織團隊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圍繞解決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新技術引進和吸收等問題,整合資源形成技術攻關合力,使創(chuàng)新人才的個體優(yōu)勢轉化為群體優(yōu)勢,進而實現職工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由個體型向團隊型、由單一型向聯合型的提升。
積極響應公司號召的鄭云萍,第一時間帶領員工積極投身到以“崗位學習、崗位創(chuàng)新、崗位成才、崗位奉獻”為主題的群眾性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中。成立至今,她所在的工作室已申報并獲得科技專利8項,其中科技成果“海綿鈦包裝桶專用扳手”“一種滑閥泵泵芯拆卸裝置”榮獲山西省企業(yè)“五小”競賽優(yōu)秀項目成果二等獎。
“傳幫帶”責無旁貸
“作為企業(yè)技術帶頭人,教馳而不息地提升企業(yè)技術水平,這個使命我責無旁貸?!编嵲破几嬖V記者,技術水準能否與時俱進對接國內外前沿一線事關企業(yè)核心競爭力,而這又與員工技術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的不斷學習、積累密不可分。
近三年來,她利用業(yè)余時間編寫、下載新的工藝文章數十篇,累計撰寫了150多萬字的生產過程分析報告和工藝技術培訓講義。同時,鄭云萍還深入班組一線,對員工的操作技能進行現場指導講解;在公司《卓鋒簡報》上發(fā)表技術論文和生產工藝知識數十期;每年對新入職的員工和在職員工進行技能培訓500多人次。通過技能培訓,員工技術素質有了顯著提高,更好地滿足了崗位對人員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
鄭云萍還主持編制了海綿鈦實現全過程的49個企業(yè)標準和110個工藝操作規(guī)程,實現生產工藝流程的制度化、標準化和安全管理,為企業(yè)通過軍品質量體系和歐盟航空航天質量體系認證奠定了堅實基礎。
連續(xù)多年,“公司最具價值員工”的獎項都對鄭云萍青睞有加;2011年,她榮獲“侯馬開發(fā)區(qū)三八紅旗手”;2013年,榮獲“全市五一巾幗標兵”;2014年,榮獲山西省勞模;今年,一連串含金量更高的榮譽更是“扎堆”造訪——山西省五一巾幗標兵稱號、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十大杰出女職工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潛心行業(yè)課題,癡情技術創(chuàng)新,個中艱辛付出,向來等閑視之。鄭云萍,在為企業(yè)乃至全社會不知疲倦的奉獻耕耘中,書寫出更豐富飽滿的厚重人生,用永不停歇的沖關勁頭和燃情火焰展現出這位巾幗工程師的別樣風采。這不就是勇往直前的“泰坦精神”在鄭云萍身上最鮮活生動的寫照嗎?
記者 王小庚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