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雖是小說故事,可徇情枉法胡審亂判的現(xiàn)象古今皆有。如今有樁公案,雖尚未宣判,但其偵審過程的顛三倒四,就讓人不得不想起“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安徽阜陽穎泉區(qū)原區(qū)委書記張治安因主持修建的豪華辦公樓酷似美國白宮聞名全國,后又因涉嫌打擊迫害舉報人致死鋃鐺入獄。本月19日,這樁引起高度關注的案子經過一年多的反反復復,終于開審,可相關執(zhí)法機關卻并沒有利用這次普法宣傳的好機會樹立司法權威,相反,種種不正常的作為卻引發(fā)了公眾的強烈質疑,令司法蒙羞。
首先,這場所謂的公開審判一點不公開。媒體和公眾的旁聽要求被以旁聽證發(fā)完為由拒絕,可庭審現(xiàn)場還空著許多座位,旁聽者有的是當?shù)貑挝唤M織來的,有的是張治安以前的部下,“混入”法庭的《中國青年報》記者最后被法警強行架出。其次,整個案件從偵察階段開始就處處透著詭異,讓人難以信服。該案在媒體公眾的強烈關注下立案,可是卻經歷了延長審查起訴期3次,退回補充偵查3次,張治安本人也4次更換辯護律師。更令人震驚的是,今年3月,張治安在案件偵察階段竟然取保候審,大模大樣地出現(xiàn)在阜陽,讓受害者家屬不得不質問,這是不是給了張治安串供的機會?
需要一提的是,在阜陽張治安家族勢力龐大。據(jù)媒體報道,阜陽張家當官者眾,父子兩代有區(qū)委書記、縣委副書記、副縣長、城建局局長、地稅局局長、縣委辦主任、法院副院長等等,家族勢力在當?shù)乜梢娨话撸c《紅樓夢》中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比起來也不遑多讓。張治安案偵察審理過程的拖泥帶水,讓人不得不懷疑,一件公案難道就成了“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司法是國家的基石,司法公正是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如果司法不能給人以公正感,如果司法程序的明確規(guī)定得不到遵守,司法的權威和它對社會的穩(wěn)定作用就會受到損害。張治安案審理至今,相關部門在眾目睽睽之下的種種表現(xiàn),無疑是無法令公眾滿意的。如果對一個小小區(qū)委書記的審理也弄得波譎云詭、舉步維艱,令整個國家的司法公信受損,那才是最大的損害。(竇含章)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設“揮霍浪費罪”,不如讓政府花錢透明化
下一篇: 城市化不應是“農村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