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聞網9月25日訊(記者 盧奕如)今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首屆山西藝術節(jié)將于9月26日落下帷幕,創(chuàng)造了參評參展藝術作品最多、藝術種類最全、藝術水準最高、活動規(guī)模最大、群眾參與最廣等多個“山西文藝活動之最”。發(fā)布會上,省文化廳副廳長、新聞發(fā)言人張健,山西藝術職業(yè)學院院長、藝術節(jié)評審組組長李力介紹了藝術節(jié)整體情況及評獎結果。
新聞發(fā)言人張健等介紹藝術節(jié)整體情況及評獎結果
首屆山西藝術節(jié)共4大板塊29項活動,歷時40天,期間舉辦了第十五屆山西省“杏花獎”戲劇評獎、“杏花獎”專業(yè)藝術單項評比、第十八屆“群星獎”選拔和書法篆刻、雕塑、美術、攝影、農民工歌手展演、廣場舞展演、鑼鼓藝術展演等群眾性文化活動的評選;邀請8部國外、省外優(yōu)秀劇目交流演出。53個國內外演出團體參加了藝術節(jié),中外演職人員約5000人,累計接待劇場觀眾10萬余人次;群眾文藝活動調動演職人員3萬余人,現場參與人數20萬余人次;各項展覽展出作品萬余件,累計接待參觀者29萬余人;互聯網及手機移動端、微信平臺參與人數過千萬。
發(fā)布會現場
省文化廳副廳長、新聞發(fā)言人張健介紹,本屆藝術節(jié)匯聚了近年來全省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要成果,是全省文藝戰(zhàn)線的大集結、大檢閱,體現了國家水準、山西風格、三晉氣派。首先是主題鮮明,47臺省內?。ü?jié))目聚焦“中國夢”的時代主題,扎根山西悠久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謳歌三晉大地改革發(fā)展的生動實踐,塑造和展示了山西“六大形象”。其次是題材豐富,晉劇《于成龍》等劇目塑造了古往今來山西涌現出的廉吏、能吏形象;上黨梆子《太行娘親》等作品中蘊含了豐厚紅色文化情懷;話劇《生命如歌》等作品講述了共產黨人忠于誓言、無私奉獻的動人故事;經典傳統(tǒng)劇目《打龍袍》等展示出山西戲曲文化的傳承有序、后繼有人。第三是形式多樣,展演作品涵蓋了9大藝術門類,囊括了14個劇種。8部優(yōu)秀國外、省外劇目唱響龍城。24位省內“梅花獎”演員、10位省外“梅花獎”演員競相獻藝,為山西人民奉上了規(guī)模盛大、流光溢彩的藝術盛宴。”
首屆山西藝術節(jié)將于9月26日落下帷幕
八大類主題活動生動演繹“人民的節(jié)日”主題。校園文化周、廣場舞展演等活動,輻射社會各行各業(yè)、不同年齡層次的廣大群眾,直接參與人數超過3萬,僅廣場舞展演一項活動網絡點擊率即超過千萬。三場高峰論壇掀起了文化藝術的“頭腦風暴”。全省39個群眾文藝作品角逐第十八屆群星獎選拔,11個歷屆全國群星獎獲獎作品進行展演,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11市文化周比拼激烈,大量非遺絕活、特色群眾表演亮相,其中在長風商務廣場開展的120多場行進表演最為火爆,累計吸引20余萬群眾前來觀看。
據了解,12類23項精美展覽展出40余天,展品萬余件,其中既有首次公開展出上起元代下至當代的傅山、張大千等巨匠的精品藏畫,又有畢加索等世界級藝術大師和眾多國內名家的佳作,還有來自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的傳世珍品,當代書畫名家描繪山西的最新力作,廣大網民、藝術愛好者的攝影、美術作品,共同展示了中國美術的悠久傳統(tǒng),反映了美術創(chuàng)作在當代山西的傳承、創(chuàng)新和探索。
責任編輯: 吉政